中岛观点丨数据法律师漫谈ChatGPT(3)
发布时间:2023-02-27    浏览量:176

导 读

 

最近ChatGPT出圈成为话题,作为数据法律师,被朋友和同行问及的更多,于是我想从自己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作为一个数据法律师对ChatGPT现象的一些思考和感悟。称作思考和感悟,一方面意味着本文可能与数据法律实务关联性不大,另一方面也因此内容可能比较散、属于有感而发,提前请大家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纯属漫谈。

 

我们能很快拥有自己的ChatGPT吗?

 

我觉得很难。

 

前两天我还看到一个证券公司专门做了一个ChatGPT的产业分析PPT,其中详细分析了ChatGPT的前世今生,还详细列明了这个AIGC(AI内容生成)赛道国内的一些值得关注的公司。除了已经在这个细分赛道上做各式各样的内容生成以外,直接要复制一个ChatGPT的大佬们也是一抓一大把:百度因为发布“文言一心”股价应声涨了12%;字节跳动内部也成立了类ChatGPT的团队,他们去年用AI把人脸卡通化火过一波,就是AI通过算法进行内容生成。有的人一看——啊,原来我们国家有那么多自己的企业也在搞这个,看来我们应该是没有落后很多,很快我们就能有自己的ChatGPT了。如果有人抱有这样的想法,我想说:兄台对不起,你想多了。

 

摆在中国版ChatGPT面前的道路,至少需要翻过这么几道坎:

 

首先是资金问题。

 

在OpenAI出生就手握硅谷大佬10亿美元投资承诺。微软2021年在ChatGPT发布之前已经暗中向OpenAI投资了20亿美元。与此相应的是OpenAI的巨额支出,其核心语言模型GPT-3的单次训练成本高达460万美元,考虑到AI大模型后续还需训练,微软又追加了100亿美元的投资。对于其他追随者来说,尽管在OpenAI已经为后来的探索铺好了道路,并发表了相关论文公开了一些重要框架和设计使得后来者能够节省许多试错的训练费用,但是高额的研发费用,仍然不是一般的创业公司可以承受的。

 

其次是芯片限制。

 

由于运行AI大模型需要大量GPU芯片,美国对中国禁售芯片将直接影响了AI大模型的开发。短时间内可能芯片(意味着算力资源)至少对于大厂来说还不是太大的问题,但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对于ChatGPT这样的巨兽,需要投喂的绝对不仅仅是金钱,还有技术。

 

第三是人才问题。

 

这也许是一个关键问题。目前世界上优秀的人才都在四大美国科技公司的AI Lab里。与上一波硅谷人才回国潮时不同,如今的世界局势和国内财务自由前景都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如何让人才“系统性回国”成为挑战。而上一波AI人才是否能顺利转型到AI大模型领域还需要进行评估。因此当前我们在这个领域其实还是有一定的人才前确定的。

 

第四是中短期的商业变现。

 

在成熟资本市场,即便是初创公司都有很多变现方式,可以支持创业团队和投资人不断地滚动并发展下去。但是在中国市场,小公司基本上没有资金支持可以做这样的项目,而像百度、字节这些大厂,他们还同时需要考虑ChatGPT是否符合他们短期的商业发展利益。毕竟,原来那些“竞价排名”就是通过“不回答最佳答案”来赚钱的,而且赚的轻松愉快。一旦ChatGPT这么简单直接地给出最佳答案,那么原来的盈利模式就结束了。ChatGPT里的盈利模式在哪里,目前大家还没有看到。因此,对于这些有赚钱压力的大厂来说,能不能做是一回事,想不想做好像是另外一回事。

 

第五是政策环境。

 

虽然AI被视为未来的关键技术之一,但政府出台的一些数据安全法规却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发展要素。比如国家要求数据存储在国内,这可能会对需要跨境数据传输的人工智能公司造成困难。此外,美国政府也对中国的人工智能行业采取了严厉的贸易限制措施。当前的国际环境逐渐在向全球化背道而驰,这势必造成技术壁垒、信息壁垒、数据壁垒等不利于技术合作和交流的状况发生。

 

最后是AI数据内容信息茧房的问题。

 

这个是隐晦而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中国政府对内容的监管一直比较严格,因此在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技术方面也会有相关的限制。例如,中国的互联网内容审查制度涉及对包括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形式的内容进行审核,以确保内容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此外,中国还实行了实名制注册、网络实名制认证等措施,对于用户生成的内容也要求进行身份认证。这些限制可能对中国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技术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一些技术可能会因为不符合相关法规而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审核机制的存在,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技术所生成的内容可能需要经过更严格的审核,这可能会影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此外,实名制等限制可能会对用户的自由表达产生一定影响,也可能影响用户使用相关技术的积极性和热情,甚至影响AI在数据采集上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很难想象,一个以《新闻联播》作为数据采样的AI和一个天天看BBC的AI,两者在一些问题上会得出相同且客观的结论。谈论这个观点,我并不是说看BBC的AI就更客观一些,但相对而言它所受到的内容限制要少一点。

 

能否在短期内赶上ChatGPT的步伐,我个人持比较悲观的观点。

 

ChatGPT和脑机接口

 

除了ChatGPT大热以外,近来美国商务部有越来越明确的呼声考虑限制脑机接口技术对中国等竞争对手国家的出口。联想到最近大热的ChatGPT,如果把它跟脑机接口连起来……一想到这样的场景,禁不住让我浑身发热。

 

当前的脑机接口能够技术解码大脑信号,将信号传输到外部设备,执行各种操作,能将外部设备与人类或动物大脑创建直接连接通路。目前的应用主要在医学领域,例如为遭受严重创伤或患有先天残障的患者制造可以凭“意念"控制的轮椅和假肢等,实现大脑信号的放大输出和机器的信号接收反馈。但这仅仅还是脑机接口的最初级运用。在医学和商用领域之外,脑机接口可能被运用到军事领域,比如让操作者(一名士兵)直接以更高的精度移动机器人;或者让士兵身着功能强大的“外骨骼”,从而让士兵能够承受更大的负荷,能够更长时间地移动,减少对自己身体的需求。

 

更进一步地,如果将脑机接口与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加以融合,那么它将大幅并且快速提升人类的认知。这种能力将创造出“超级人类”。当下ChatGPT已经让我们看到:一个几乎无所不知的超级机器已经唾手可得;如果将它与脑机接口相联通,那么人类通过大脑思考提出问题的时候,立刻能够通过ChatGPT这类超级大脑获得问题答案,那么人类的大脑借助这两种技术的整合能够立刻实现信息和知识的扩容、变得无所不知。

 

如果我们再勇敢地往前想一步:借助基因技术我们已经克隆自己的身体,借助AIGC技术我们可以拥有无限的知识和信息,如果还能复制我们的意识或者记忆——

 

那么人类可能就能实现永生,与神无异!

 

难以想象的未来,可能就在我们眼前了……

 



 本期作者 


1676946719313418.jpg

朱凯 

上海中岛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TMT与数据合规业务部负责人

zhukai@ilandlaw.com

执业领域:公司股权,商事争议诉讼与仲裁,境内外M&A,TMT与数据合规


电话:(021)80379999

邮箱:liubin@ilandlaw.com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银城中路68号时代金融中心27层

加入我们:liubin@ilandlaw.com